隴南多峻嶺,山高且溝深。打開中國山脈分布圖,秦嶺由東向西綿延而來,橫斷山的岷山山脈由南向北逶迤,擁抱著“隴南山區(qū)”。“一腳跨南北”的地理位置,完美地將西北粗獷和江南婉約融為一體,境內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依次分布,錯落相間。獨具特色、錯綜復雜的壯美景觀背后,也給隴南電網建設及運行維護工作帶來了挑戰(zhàn)。
4月10日,筆者跟隨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無人機作業(yè)班的“飛手”,來到330千伏江伴隨著螺旋槳的轟隆聲,一架小巧的無人機從陡峭山崖邊的平地升起,避開高空障礙物,對輸電線路進行巡檢并拍照。
從“邁開雙腿”到“智慧巡檢”
當天,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一輛越野車載著幾位身穿國家電網工作服的年輕人來到桔柑鎮(zhèn)石埡子村公路的盡頭,將一大三小幾個箱子搬出來,沿著田埂前行不遠,便到了他們要巡視的330千伏輸電鐵塔處。隨后,他們開始對線路進行巡視工作。
“現(xiàn)階段,我們已經建立輸電全景智慧管控平臺,將各種監(jiān)測影像及數(shù)據(jù)匯聚于同一平臺,并利用瑞巡APP或大疆司空2平臺,將無人機巡檢視頻實時傳送到監(jiān)控終端,使管理人員能隨時掌握現(xiàn)場情況,運籌帷幄于千里之外,大大提升了應急搶修指揮能力和效率。”無人機作業(yè)班班長周虹辰說。該輸電中心共安裝了605套可視化監(jiān)控裝置、76套在線監(jiān)測裝置,實現(xiàn)了輸電運維各類數(shù)據(jù)的集約化和規(guī)范化管理。
“傳統(tǒng)的人工巡檢要邁開雙腿翻越溝壑,甚至人工攀爬幾十米的鐵塔排查,隴南多高山,鐵塔更是架設在山上,每次從鐵塔上下來,感覺腿都在抖。”回憶起無人機未普及使用前的巡線方式,周虹辰感慨道,自從2020年無人機實現(xiàn)了從“人工機巡”向“自主機巡”的突破后,每基桿塔的精細化巡視只需要十分鐘左右便能完成,不僅極大提高了運維效率,也減輕了巡視人員的工作量。
從“手提肩扛”到“定點投運”
大山之脊,那是離太陽和光明最近的地方。
當筆者跟隨無人機班爬至山頂,來到基塔前時,眼下的基塔向著藍天白云魏然挺立,幾根輸電線路橫跨山溝直連對面山頭的鐵塔,在一基基鐵塔的 “接力”下,電能不斷延伸至遠方,抵達一座座城鎮(zhèn)、一個個村莊、一戶戶人家……
隴南地處秦巴山區(qū),輸電線路大多沿高山架設,特殊的地理地貌給日常的運維檢修工作帶來較大的工作強度。檢修人員經常需要帶著沉重的檢修物料和工器具在山林灌木間穿梭跋涉,往往人剛到作業(yè)桿塔就已相當疲憊,體能的不充沛會給之后的檢修作業(yè)帶來安全風險。
“今天我們巡視用到的是御3T和M300這兩種無人機機型,這是我們日常巡視常用到的機器,像平時帶電作業(yè)或檢修時我們會用到大疆運30重載無人機,能直接將檢修工具及材料運送到作業(yè)處……”無人機班最年輕的“飛手”趙耀杰介紹。
今年1月17日,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作業(yè)人員運用大疆運30重載無人機成功將模擬檢修材料和工器具運送至山頂上的試飛作業(yè)點,開啟了輸電線路檢修材料運輸?shù)男缕隆?br />
無人機作業(yè)班積極探索無人機深化應用場景,主動與公司對接溝通,引進30公斤級大載重無人機,搭載先進的4G圖傳及穩(wěn)定的飛控系統(tǒng),能夠實現(xiàn)檢修物料在山區(qū)內快速輸送及精準投放,5分鐘左右就能把物資運達指定桿塔,不僅將現(xiàn)場檢修作業(yè)人員從繁重的搬運勞動中解放出來,讓其更能夠專注于檢修工作,還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我們投入使用的載重無人機,載重量達到60斤,運送輸電線路檢修物資都不成問題。通過無人機運輸輸電檢修材料和工器具,大大提高了我們山區(qū)輸電線路工作效率,減輕了一線運輸物資的壓力。”班員任重陽說。
從“一張白紙”到“獨當一面”
“會飛無人機和能精細化巡視是兩碼事,要想拍清楚鐵塔上花生米大小的銷釘?shù)炔考?,對無人機駕駛員的經驗有極高的要求。”午飯時間,周虹辰對其他三個班員說。此時,他們4人正圍坐在地上,啃著干面包就著礦泉水,吃得津津有味。
4個人、一個班、80多條線路共2430多公里,巡視覆蓋全隴南110千伏及以上的線路,他們幾乎全年無休。
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自2020年成立無人機班組到現(xiàn)在,無人機數(shù)量從0架到50架,無人機飛手從0人到22人,一年巡視桿塔從0基到12000多基,無人機巡視桿塔覆蓋率達到100%,從默默無聞到甘肅省工人先鋒號班組,這個班組就像高山深林中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散發(fā)出自己的光芒。
作為班長的周虹辰不僅自己執(zhí)著于鉆研創(chuàng)新,還帶動了更多員工沉下心來鉆研技術。他采取“手把手”教、“一對一”帶、“點對點”幫等方式,根據(jù)班員的性格安排他們學習掌握不同的專業(yè)技能,實現(xiàn)4人掌握班組的全部業(yè)務及專業(yè)技能,讓他們“各有所長”的同時,也能“全面發(fā)展”。同時,他幫助班組成員提高處理設備缺陷、解決技術難題的能力。在他的帶領下,班組成員成功解決了無人機圖傳信號差等諸多技術難題,有效保障了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
“忙的時候,我們4個人分工明確,一輛車一個人兩架無人機,再帶15套電池,就各自開展巡視工作,早上上山直到晚上才下山,早就習慣不吃午飯了。”飛手劉剛介紹,班組秉承著“當日事當日畢”的原則,白天出去飛,晚上在辦公室進行復測,第二天一早便要拿出前一天的工作數(shù)據(jù)報告。
如何將無人機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化,逐步替代輸電線路精細化巡視、通道巡視、故障巡視?是班長周虹辰及他的班員為之努力的方向。山不再高、巡線之路不再,便是他們的初心及目標。
當日,在做好最后一基桿塔的巡視記錄后,巡視任務才完成,此時已是下午6時20分。伴著夕陽,車子載著滿車的歡聲笑語緩緩踏上返程路?;仡^望去,鐵塔、線路和田間小道上的足跡在落日余暉的照耀下愈發(fā)耀眼。
這是無人機作業(yè)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中最為平常的一日。他們巡線的足跡猶如一座座鐵塔,而手中操控的無人機則堅定地托舉著條條銀線,向遠方延伸,將源源不斷的電能輸送至千家萬戶,而城市中的彩燈霓虹、偏僻山村的點點星火,便是他們汗水最具象化的體現(xiàn)。
4月10日,筆者跟隨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無人機作業(yè)班的“飛手”,來到330千伏江伴隨著螺旋槳的轟隆聲,一架小巧的無人機從陡峭山崖邊的平地升起,避開高空障礙物,對輸電線路進行巡檢并拍照。
從“邁開雙腿”到“智慧巡檢”
當天,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一輛越野車載著幾位身穿國家電網工作服的年輕人來到桔柑鎮(zhèn)石埡子村公路的盡頭,將一大三小幾個箱子搬出來,沿著田埂前行不遠,便到了他們要巡視的330千伏輸電鐵塔處。隨后,他們開始對線路進行巡視工作。
“現(xiàn)階段,我們已經建立輸電全景智慧管控平臺,將各種監(jiān)測影像及數(shù)據(jù)匯聚于同一平臺,并利用瑞巡APP或大疆司空2平臺,將無人機巡檢視頻實時傳送到監(jiān)控終端,使管理人員能隨時掌握現(xiàn)場情況,運籌帷幄于千里之外,大大提升了應急搶修指揮能力和效率。”無人機作業(yè)班班長周虹辰說。該輸電中心共安裝了605套可視化監(jiān)控裝置、76套在線監(jiān)測裝置,實現(xiàn)了輸電運維各類數(shù)據(jù)的集約化和規(guī)范化管理。
“傳統(tǒng)的人工巡檢要邁開雙腿翻越溝壑,甚至人工攀爬幾十米的鐵塔排查,隴南多高山,鐵塔更是架設在山上,每次從鐵塔上下來,感覺腿都在抖。”回憶起無人機未普及使用前的巡線方式,周虹辰感慨道,自從2020年無人機實現(xiàn)了從“人工機巡”向“自主機巡”的突破后,每基桿塔的精細化巡視只需要十分鐘左右便能完成,不僅極大提高了運維效率,也減輕了巡視人員的工作量。
從“手提肩扛”到“定點投運”
大山之脊,那是離太陽和光明最近的地方。
當筆者跟隨無人機班爬至山頂,來到基塔前時,眼下的基塔向著藍天白云魏然挺立,幾根輸電線路橫跨山溝直連對面山頭的鐵塔,在一基基鐵塔的 “接力”下,電能不斷延伸至遠方,抵達一座座城鎮(zhèn)、一個個村莊、一戶戶人家……
隴南地處秦巴山區(qū),輸電線路大多沿高山架設,特殊的地理地貌給日常的運維檢修工作帶來較大的工作強度。檢修人員經常需要帶著沉重的檢修物料和工器具在山林灌木間穿梭跋涉,往往人剛到作業(yè)桿塔就已相當疲憊,體能的不充沛會給之后的檢修作業(yè)帶來安全風險。
“今天我們巡視用到的是御3T和M300這兩種無人機機型,這是我們日常巡視常用到的機器,像平時帶電作業(yè)或檢修時我們會用到大疆運30重載無人機,能直接將檢修工具及材料運送到作業(yè)處……”無人機班最年輕的“飛手”趙耀杰介紹。
今年1月17日,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作業(yè)人員運用大疆運30重載無人機成功將模擬檢修材料和工器具運送至山頂上的試飛作業(yè)點,開啟了輸電線路檢修材料運輸?shù)男缕隆?br />
無人機作業(yè)班積極探索無人機深化應用場景,主動與公司對接溝通,引進30公斤級大載重無人機,搭載先進的4G圖傳及穩(wěn)定的飛控系統(tǒng),能夠實現(xiàn)檢修物料在山區(qū)內快速輸送及精準投放,5分鐘左右就能把物資運達指定桿塔,不僅將現(xiàn)場檢修作業(yè)人員從繁重的搬運勞動中解放出來,讓其更能夠專注于檢修工作,還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我們投入使用的載重無人機,載重量達到60斤,運送輸電線路檢修物資都不成問題。通過無人機運輸輸電檢修材料和工器具,大大提高了我們山區(qū)輸電線路工作效率,減輕了一線運輸物資的壓力。”班員任重陽說。
從“一張白紙”到“獨當一面”
“會飛無人機和能精細化巡視是兩碼事,要想拍清楚鐵塔上花生米大小的銷釘?shù)炔考?,對無人機駕駛員的經驗有極高的要求。”午飯時間,周虹辰對其他三個班員說。此時,他們4人正圍坐在地上,啃著干面包就著礦泉水,吃得津津有味。
4個人、一個班、80多條線路共2430多公里,巡視覆蓋全隴南110千伏及以上的線路,他們幾乎全年無休。
國網隴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自2020年成立無人機班組到現(xiàn)在,無人機數(shù)量從0架到50架,無人機飛手從0人到22人,一年巡視桿塔從0基到12000多基,無人機巡視桿塔覆蓋率達到100%,從默默無聞到甘肅省工人先鋒號班組,這個班組就像高山深林中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散發(fā)出自己的光芒。
作為班長的周虹辰不僅自己執(zhí)著于鉆研創(chuàng)新,還帶動了更多員工沉下心來鉆研技術。他采取“手把手”教、“一對一”帶、“點對點”幫等方式,根據(jù)班員的性格安排他們學習掌握不同的專業(yè)技能,實現(xiàn)4人掌握班組的全部業(yè)務及專業(yè)技能,讓他們“各有所長”的同時,也能“全面發(fā)展”。同時,他幫助班組成員提高處理設備缺陷、解決技術難題的能力。在他的帶領下,班組成員成功解決了無人機圖傳信號差等諸多技術難題,有效保障了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
“忙的時候,我們4個人分工明確,一輛車一個人兩架無人機,再帶15套電池,就各自開展巡視工作,早上上山直到晚上才下山,早就習慣不吃午飯了。”飛手劉剛介紹,班組秉承著“當日事當日畢”的原則,白天出去飛,晚上在辦公室進行復測,第二天一早便要拿出前一天的工作數(shù)據(jù)報告。
如何將無人機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化,逐步替代輸電線路精細化巡視、通道巡視、故障巡視?是班長周虹辰及他的班員為之努力的方向。山不再高、巡線之路不再,便是他們的初心及目標。
當日,在做好最后一基桿塔的巡視記錄后,巡視任務才完成,此時已是下午6時20分。伴著夕陽,車子載著滿車的歡聲笑語緩緩踏上返程路?;仡^望去,鐵塔、線路和田間小道上的足跡在落日余暉的照耀下愈發(fā)耀眼。
這是無人機作業(yè)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中最為平常的一日。他們巡線的足跡猶如一座座鐵塔,而手中操控的無人機則堅定地托舉著條條銀線,向遠方延伸,將源源不斷的電能輸送至千家萬戶,而城市中的彩燈霓虹、偏僻山村的點點星火,便是他們汗水最具象化的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