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充站現(xiàn)已成為充電行業(yè)各路“玩家”,特別是車企的必爭之地。
日前,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小鵬汽車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布局全新一代超級充電樁,相較當前市面現(xiàn)有的超充樁充電速度快4倍,比市場主流充電站快12倍。最快5分鐘可以充進200公里續(xù)航里程的電量,12分鐘可以將電池從10%充到80%。
在此之前,特斯拉、蔚來汽車、廣汽埃安等均已在全國范圍內鋪開超充站點。而為了吸引車主前去場站充電,不少站點也在加緊升級站內設施以提升充電體驗,如奧迪已在德國為其公共充電站配建貴賓休息室,包含車輛護理、自動售賣機、食品配送等多種服務,未來將推廣至全球其他地區(qū)。奔馳此前也在大興機場投建首個充電星驛站,為車主提供小型休息室和代客泊車服務。
“2021年前,不少樁企盲目擴張,出現(xiàn)不少技術落后、缺乏維護的‘僵尸樁’,市場布局也不盡合理。”汽車行業(yè)分析師顧志軍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當行業(yè)紅利期過去,部分樁企逐漸退出,充電樁的發(fā)展也逐漸從“野蠻生長”向規(guī)范方向發(fā)展。充電站競爭也從“價格戰(zhàn)”,轉變?yōu)轶w驗和服務的競爭。
新能源汽車充電行業(yè)的競爭已經來到下半場。
車企加快超充站建設
影響充電體驗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充電速度。
據(jù)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lián)盟發(fā)布的《2021中國電動汽車用戶充電行為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統(tǒng)計,99.3%的用戶首選快充,尤其是對充電時間高度敏感的營運車輛用戶,對快充的需求更高;從充電設施功率看,超87%的用戶傾向選擇120kW及以上大功率充電樁。龐大的市場需求也吸引著各路“玩家”不斷入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造車新勢力車企是投建超充站的主力軍。其中,放棄換電選擇走超充路線的特斯拉算得上先發(fā)選手。據(jù)了解,目前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共建有超過3萬個超級充電樁,在中國大陸已建設開放1100多座超充站,覆蓋全國370個以上城市或地區(qū)。其V2超級充電樁最大充電功率可達145kW,V3超級充電樁最大充電功率可達250kW。
國內造車新勢力也是此中強者。據(jù)了解,目前小鵬汽車自營充電網(wǎng)絡已累計上線933座。其中,品牌自營超充站累計上線757座。以換電為人所知的蔚來汽車同樣也在積極布局超充站。官網(wǎng)資料顯示,截至7月7日,蔚來汽車在全國共布局900座以上超充站,其充電樁功率和電流最大可達180kW和250A,將電量從20%充至80%需半小時左右。
爭奪這片藍海市場的也不乏其他車企“玩家”。如今年4月,廣汽埃安攜手南方電網(wǎng)、廣州城投、廣州交投、華為等企業(yè),在廣州正式啟動全球首個超充之都的建設,計劃到2025年在廣州部署1000座超級充換電中心。去年4月,極狐汽車也在北京宋家莊石榴中心試運營首家專屬超充站,配備12根超充樁,單樁最大充電功率180kW。
在廣汽埃安超級充換電中心落成儀式上,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曾表示:“有了埃安超級充換電中心,車就來了,整個生態(tài)體系就能運作起來。純電動車的充換電業(yè)務,其實是一種生態(tài),它可以帶給你無窮無盡的生意,這才是主機廠做充換電業(yè)務的意義所在。”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lián)盟技術和認證部主任劉鍇也認為,車企布局大功率充電主要還是想更好地服務于自己的用戶,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接受程度,同時樹立企業(yè)品牌形象。
不過作為充電領域的主要參與者——充電樁企業(yè),目前布局超充站的熱情卻明顯不及車企。萬城萬充副總經理梁翔飛認為,這主要是由于車企為了匹配超充車型,需要主動建設超充站以提升車主使用體驗。但對于運營商而言,如果單獨投資建設超充站,在相關車型沒有大量普及的情況下,投入與收入很難成正比,因此建設意愿相對較低。
充電站現(xiàn)“集裝箱”休息室
速度之外,配套服務也成為影響新能源車主充電體驗的重要一環(huán)。
《白皮書》結果顯示,在充電網(wǎng)絡建設完善性方面,僅54.6%用戶持滿意態(tài)度,而這也是滿意度最低的一個單項。用戶的不滿意主要集中在“快、慢充”建設比例與用戶實際需求不匹配,53.7%用戶認為目前充電時常出現(xiàn)“快充樁空閑少、慢充樁無人使用”的情況;50%用戶認為部分充電場站周邊環(huán)境不佳;41.8%用戶認為充電場站周邊缺乏相應配套設施,如衛(wèi)生間、休息室等。
對此,超過55%的用戶希望充電場站配備衛(wèi)生/洗浴間、休息室、遮陽/遮雨棚、飲水機等;約40%用戶還希望場站內設有滿足餐食需求的餐飲店、便利店/超市等。
為滿足車主需要,已有部分大型充電站內開始陸續(xù)配套“休息驛站”,內設洗手間、微波爐、飲水機、按摩椅等服務設施。“充電不是加油,不是一件短時間體驗的服務,我們一直在思考充電期間的服務生態(tài)。當前,充電的含義被重新定義,其中存在的商機需要集合生態(tài)的力量共同探索。我理想中的充電站應該是以充電為核心,打造起的‘1小時’經濟體。”聚合充電平臺新電途副總經理鄭靈國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不過當前這類休息站的投資回報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據(jù)悉,一般充電站休息室的投資成本(含年運營)從幾萬元到上百萬元不等,但目前絕大多數(shù)充電站仍未能實際盈利。有觀點認為,投資休息室更多是為了增加品牌曝光率、提升用戶忠誠度。
根據(jù)東興證券、中信證券等測算,充電樁盈虧平衡利用率約為8%~9%,而2021年國內公共充電樁平均日有效利用率僅6%左右,這使得充電運營行業(yè)整體仍處于虧損階段,僅頭部企業(yè)勉強盈利。